草莓灰霉病产生的危害
灰霉病只要危害草莓的叶、花、果柄、花蕾及果实。叶片染病后在叶缘处腐烂,田间湿度大时,病部产生灰色霉层,发生严重时病叶枯死。
花器染病后,初在花萼上产生水渍状小点,后扩展为椭圆形或不规则病斑,并侵入子房及幼果,呈湿腐状,湿度大时病部产生厚密的灰色霉层。
未成熟的果实染病后,起初产生浅褐色干枯病斑,后期病果常呈干腐状。
已转乳白色或已着色的果实染病,常从果基近萼片处开始发病,发病初期在受害部位产生油渍状灰褐色坏死,随后扩大到整个果实,果实变软、腐败,表面密生灰色霉状物,湿度大时长出白色絮状菌丝,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。
草莓灰霉病防治方法
灰霉病防治重点在于预防,发病严重后防治效果较差。
1、农业防治
选用抗病品种;避免过多施用氮肥,防止茎叶过于茂盛,合理密植,增强通风透光,及时清除病老枯叶和病果,带出园外销毁或深埋。选择地势高燥、通风良好的地块种植草莓,并实行轮作,保护地栽培要深沟高畦,覆盖地膜,膜下灌溉,并及时通风,以降低棚室内的空气湿度,减少病害。采收期间及时采摘成熟的果实并扔掉所有腐烂、损伤的果实。
2、药剂防治
用药最佳时期在草莓开花前。
保护地栽培在花前用10%腐霉利烟剂,或45%百菌清烟剂烟熏预防,每亩用药300~400克,于傍晚用暗火点燃后立即密闭烟熏一夜,次日打开通风,7~10天熏一次,连熏2~3次。
烟熏效果优于喷雾,因其不增加湿度,防治较为全面彻底。
也可选用50%克菌丹可湿性粉剂400~600倍液、50%烟酰胺干悬浮剂1200倍液、75%代森锰锌干悬浮剂600倍液、50%腐霉利可湿性粉剂800倍液、10%多氧霉素可湿性粉剂1000~2000倍液等喷雾防治,每7~10天喷药1次,连续防治3次。注意各种药交替使用,以免产生抗药性。